- A+
(1)食品包装材料
介绍了一种抗菌保鲜PVC, 用作食品包装材料,该材料的组成如下(质量份):PVC 100 份;磷酸锆钠银抗菌剂0.43份;二异壬基已二酸28份;消泡剂0.3份:二已基己二酸4份;稳定剂1份;环氧大豆油10份。
将上述材料混合在一起,在220-230℃下熔融吹制成厚度为0.008 -0.02mm的PVC薄片。该片的抗菌试验结果如表所示。
对细菌的灭活试验结果
(2)抗菌菜板
以合成橡胶(NBR) 以及硬质聚氯乙烯为主要材料,混合后再加入抗菌剂,压制成型的抗菌菜板。其配方如下:合成橡胶(NBR) 24~36份;氧化锌1~4份;硬质聚氯乙烯40~56份;钛1~4份;合成橡胶的高硬化剂3~8份;硬脂酸0.2~0.6份;低压聚乙烯树脂2~8份;陶瓷粉末2~6份;胶态硅石6~10份;无机抗菌剂0.4~6份。
(3)抗菌家电(国内路线)
1)工艺流程如图
2)实例(抗菌冰箱门封条)
以添加质量分数为4%的抗菌母料与PVC粒料掺混,挤塑成型冰箱门封条。生产工艺稳定,产品外观合格,抗菌率10%,制品力学性能基本不变。
PVC冰箱门封条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
4.抗菌性能检测
(1)抗菌剂的抗菌性能检测
抗菌剂主要分抗细菌和抗真(霉)菌两大类,均可采用微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对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方法。
1) 稀释法。将抗菌剂稀释为不同浓度,作用于菌株,定量测定抗菌剂对细菌的最抑菌浓度MIC,不同抗菌剂作用时间有所不同。
2)扩散法。在定量浓度菌液的培养基上,培养一定时间,测抑菌环大小。不同杭菌剂培养时间有所不同,霉菌测定需要较长时间,不同菌株抑菌环的大小也不相同。例如:检测细菌常用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(大肠埃希氏菌)的构菌环大于23mm为敏感,革兰氏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大于24mm为敏感。另外,此方法可改进为TTC快速纸片扩散法,只需1- 3h就可出结果。
5.抗菌母料及其制品的抗菌性测定
抗菌母料及其制品的抗菌性测定较为复杂,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,不同的使用场合、检测不同的菌属,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法。
1)抗细菌的测定方法
1)培养法。此方法需要菌液滴入或铺于样品上,培养一定时间(通常为24h)后,活板计数计算抗菌率,此方法需要严格控制营养温度、湿度、pH值、时间等。首先,对于抗菌塑料(不包括发泡制品)、涂料等,可采用贴膜培养法。该方法是参照GB 15979及日本家电协会标准制定的,企标为Q/02GZS001。 对于抗菌织物、发泡塑料、一次性卫生用品等,可采用浸入培养法,即菌液均匀浸入样品,不需贴膜的培养方法。该方法是参照GB 15979制定的,不同材料培养时间不同。这两类方法可严格定量,抗菌效果有精确数据表示,是国内外认可的方法。
2)接触法或包埋法。此方法是样品直接接触混有菌液的培养基或包埋其中,培养不同时间后进行观察,观察细菌在样品上及周围的生长情况和样品受侵蚀情况。这种方法可采用不同材质的样品检测,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方法。国际标准IS0846,德国工业标准DIN 53793、ASTMG 22 等对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测定均采用此方法,但这种方法周期较长,对于材料的深入研究是适用的,但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不能定量地表达。因此,作为质检方法不如培养法更为合适。
3)振荡法。此方法是把样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,不断振荡,培养一定时间,做活板计数计算抗菌率。该方法适用于织物、发泡塑料、一次性 卫生用品等的测定,可加速反应,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结果。
(2)抗真(霉)菌的测定方法
1)接触法。 与测定细菌的方法一致,样品贴于培养基上,在样品及培养表面均匀地喷洒一定量的混合孢子悬浮液,培养一定时间,通常为4周,定期观察,按菌生长情况分等级评价抗菌材料的抗霉菌性,此方法是国际上常采用的方法,ISO846、ASTMIC 21等标准均采用类似方法。能够较全面地分析霉菌在材料上生产情况,以及抗菌材料对霉菌的抑制情况。
2) 暴露法。此方法把样品暴露于将霉菌生长的场所,来测定样品长w的程度。这种方法为试验提供的环境是非封闭的,更为接近自然环境。但操作上较不便,容易污染环境,GB/T 2423.16、GB/T4768等国家标准均采用此方法。
- TPV/TPE业务助理
- 更多好文敬请关注